欠条互“打架”,八年纠纷终解决
发布时间:2022-06-01 08:37:00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近日,郎溪县人民法院调处一起农作物买卖合同纠纷案。“买菜一直欠账,只有我好心降价卖菜、送菜给他,2014年的蔬菜钱至今不给,夏某某太不讲诚信了。”原告杨某某对办案法官说到。
2014年,夏某某向杨某某购买蔬菜,经结算,夏某某应支付杨某某蔬菜款21110元。但经八年多追讨,夏某某一直未予偿还,杨某某于2022年5月将夏某某诉至郎溪法院。办案法官经审查发现,该案涉及的两张欠条不规范,有“蹊跷”。原来,夏某某在蔬菜款核算清楚后,向杨某某写了第一张欠条。后来,夏某某在归还8000元欠款后又写了第二张欠条,并将“已支付8000元”和虚假支付时间写在第二张欠条上,导致双方在法庭上就“已归还8000元还是16000元”争吵不休。经办案法官多次核实,对双方当事人逐一谈心谈话,终将事实厘清。最终该案以5000元调处成功,双方当事人向办案法官表示感谢。法官提醒大家,借条、欠条语意不清极容易引发纠纷,广大人民群众在书写时一定要保持借条、欠条字面意思清晰,切不可“有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