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宁国法院发挥职能抗击“利奇马” 司法服务保障多举措力援灾后重建
分享到:
作者:严倩如  发布时间:2019-08-22 14:51:27 打印 字号: | |

8月10日,受台风“利奇马”影响,特大暴雨携狂风一波又一波地袭击宁国市,河水猛涨,山洪咆哮,数以万计的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遭受洪魔威胁。截止目前,宁国市受灾人口近11.38万人,因灾死亡5人、失联3人。因灾倒塌农房650户2127间。农林作物受灾面积14658公顷;141家各类工矿企业受灾;400公里道路、169处桥梁、1647处水利工程、37条电力主线路遭受损毁,431处通讯基站中断,直接经济损失达25.94亿元。

面对严峻的抗洪形势,宁国法院党组召开紧急会议,确定抗洪救灾实施方案,就抗洪救灾工作进行部署。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袁风影为组长的抗洪救灾领导小组,组织动员广大党员干警积极有序开展抗洪救灾工作。院党组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课堂搬到抗洪救灾前沿,要求广大党员干警要充分发挥顶梁柱、带头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用责任与担当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同时要求要紧密结合法院工作职能多举措开展审判活动,为防洪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灾后稳定。 及时联合公安、检察相关部门,严厉打击故意破坏受灾地区稳定、损害防汛救灾成果、不利于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在抢险救灾、灾后重建期间实施的抢劫、盗窃、抢夺、哄抢财物、散播谣言、发布侮辱性言论、通过抢红包侵占群众募捐款、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是涉及到“专款专项”资金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8月14日,网民“俊俊俊俊哥儿”因通过微博发布侮辱灾区群众的不当言论,涉及面广,影响极其恶劣,已被公安部门依法刑拘。进入审判阶段后,宁国法院将严肃对待,依法审判。

诉调对接,定纷止争。坚持司法为民,民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诉调对接,畅通非诉渠道,加大诉前调解和诉讼调解力度,充分发挥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优势。对于抗洪抢险相关民事纠纷通过实地下村的方式,力争使用调解方式化解矛盾,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减少纠纷,定纷止争,切实做到“案结事了”。 依法支持和协助行政部门进行抗灾救灾工作,为行政权力在应对灾害和恢复重建中的高效、权威运行提供司法保障服务。妥善审理涉灾的行政案件,尽量采取和解方式化解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促进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畅通绿色通道,优先执行。从恢复生产生活出发,积极审理、执行好涉灾案件。加大对案件的执行力度,开通受灾群众绿色通道,全天候立案,做到“三快”,即快立、快审、快执,确保受灾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兑现。对受灾企业或者群众申请强制执行的,加大执行力度,依法及时执行,优先发放案款。8月15日,宁国法院考虑到部分涉案群众家中因“利奇马”受灾严重,优先安排发放执行款144余万元,为他们送去台风天后的一份安心。

深入灾区,排纠普法。建立涉灾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力争将纠纷解决在源头,深入受灾乡镇和群众安置点排查矛盾纠纷。除此之外,宁国法院还抽调2名员额法官,深入重灾区,为灾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通过“送法进灾区”等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南极、霞西等重灾村组、街道,开展涉灾类普法宣传服务、送法下乡、巡回审判,以案说法、提高办案效果。

 


 
来源:宁国法院
责任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