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阳法庭三项举措积极创新便民服务模式
为不断提升人民法庭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基层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宣州区法院水阳法庭积极创新便民司法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法庭职能作用,取得较好成效,赢得辖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一是立足基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根据辖区人口分布状况,结合案件受理数量,在辖区各街道、社区、行政村等设立了43个诉讼服务点,通过“车载流动法庭+固定巡回审判点”模式,全力构建乡村便民诉讼格局,就地巡回审判、司法调解和指导民事调解工作,及时解决群众身边的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外出务工者节假日返乡较多的情形,设立了“假日法庭”、“预约法庭”、“集市法庭”,积极为群众诉讼提供方便。
二是凝聚合力,精心打造“大调解”格局。构建覆盖全辖区的诉讼服务联络员制度,辖区各社区、行政村聘请政治觉悟强、威信声望高、善做群众工作、具有一定法律素养的同志担任诉讼服务联络员或人民陪审员,配合法院做好送达、调解工作。建立《人民法庭与人民调解组织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制度》,坚持每月20日左右,召开辖区水阳片、狸桥片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建立以司法所为中心,辐射各社区、村委会“四通八达”的调解网络,形成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良性互动。2014年,该庭调解、撤诉结案272件,占已结案的74.7%。
三是端口前移,充分彰显为民情怀。水阳、狸桥等乡镇所涉面积范围大,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为方便群众递交民事诉状、信访等材料,在辖区交通不便的偏远村落设立便民诉讼信箱,定期收取便民诉讼信箱材料,对群众的起诉状材料依法联系受理,对涉诉信访材料转交立案庭、监察室等部门按程序处理。针对特殊困难群体,与立案庭和执行庭开展立案联动和执行联动,建立诉讼“绿色通道”,提供个性化的“上门服务”,就地立案、就地审理、就地执行,有效地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提升法庭司法工作的亲和力。
(据宣州区法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