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法院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创新工作方法,树立互联网思维,有效加强执行工作。2015年受理执行案件1208件,执结1081件,同比分别上升23.77%和23.68%,为当事人追回债权共1.85亿元。
一是“互联网+查控”查询财产信息。利用“总对总”全国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安徽法院执行司法查控系统等,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2015年共查询被执行人存款3389人次、房地产325人次,车辆433人次,金额达1.89亿元。对查询到的被执行人财产,及时进行扣划、冻结、查封,通过拍卖、变卖、以物抵债、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等方式,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二是“互联网+曝光”公布失信名单。将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全国法院执行信息管理系统,并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本院网站、当地社区论坛、新闻网等予以曝光,让“老赖”在信贷审批、出行消费等受到制约,特别是泾县高铁站建成之后,对部分失信被执行人的出行制约较为明显。2015年共曝光失信被执行人231人18家单位,因被纳入名单而自动履行义务的案件有27件。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拘留22人次、移送公安部门立案8人,起到较好的震慑效果。
三是“互联网+公开”加强执行宣传。开展执行专题调研,积极寻找执行宣传点,总结好的执行方法和成功经验,利用电视、网络等载体将执行动态和执行过程向社会公布。大力宣传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和积极协助人民法院执行的典型,树立自觉执行、协助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良好社会风尚。公开一些案件无法执行的原因,让群众和执行当事人了解实际情况和执行工作的规律,营造人民群众关心和支持执行工作的氛围,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据泾县法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