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使案件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使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到实处,绩溪县人民法院打通四个关口引导律师在诉讼调解中发挥作用。2015年至今,律师参与调解317起民事案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打通基础保障关。做好意识保障,召开动员会向全院干警强调引导律师参与调解工作的重要性,组织部分中层以上干部旁听政法委对该项工作的调研巡视。做好制度保障,制定律师安排表,确定由辖区五名律师轮流入院参与调解,制定《律师参与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实施方案》,实现律师参与诉讼调解工作的常态化;做好配置保障,开放律师咨询窗口、设置律师调解工作室,确保人力到位、设备齐全。
打通程序运行关。与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及5家律所合作建立联动筛选机制,优化律师人才库,根据执业轨迹和社会评价选用业务知识扎实、代理经验丰富、调解能力突出的律师进驻法院,参与免费咨询和诉前调解。在一般民事纠纷、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刑事案件、经济合同纠纷等案件中适当引入律师参与调解,在调解时间、地点安排上尽量配合律师,发挥法官、律师的调解合力。加强研判分析,对律师参与调解的案件依照案件类型、审理难点、调解效果进行分类,逐步总结规律,提高调解成功率。
打通难点应对关。为妥善处置涉及信访和上诉的重、难点案件,发挥律师优势,有效化解矛盾,探索建立重大敏感案件预沟通制度。以诉讼服务中心为支点,积极联络县信访办、县委政法委、律师,迅速做好涉诉涉法信访案件的提前沟通和信息交流。认真筛查有上诉可能的案件,结合案件回访工作,发挥驻院律师作用,律师与法官共同从法理情的客观角度出发,帮助群众分析权利与义务,引导群众合理利用诉讼资源。
打通双向监督关。结合《纪律处分条例》、“五个严禁”、“八个不准”及其他法规法纪,进一步细化法官行为规范,从细节出发为法官与律师的正当工作交流提供良好环境。利用“两微”、纪检监察网、投诉电话等建立综合监督体系,并配备专职人员专网专线接待群众对法官和律师投诉。畅通法官投诉渠道,通过司法建议书向有关单位反映律师违规现象,并与司法行政部门、律师协会协作建立律师退出机制,淘汰违规驻院律师。